阅读历史 |

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130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你们无能

随着刘挽这番话落下, 众人诧异的目光再一次落到刘挽的身上。

刘挽能够在刘彻的面前为他们说好话,没让他们被刘彻迁怒,他们已经感激不尽,可听着刘挽的意思, 还帮他们另有谋划?

众人的视线齐齐的落在刘挽的身上, 皆屏住呼吸等着刘挽的下文。

刘挽不绕弯子道:“诸位可以前往廷尉大牢, 把你们的人提出来。”

此话落下, 所有人的震惊都不曾掩饰,不可置信的望着刘挽。

“这些年诸位作为首领也不好过, 毕竟手底下的人不听话, 你们又不想赶尽杀绝, 便只能一直拖着拖着, 拖到今日的局面。虽非诸位所愿,却何尝不是因为诸位狠不下心。管不好人的结果,是很有可能会搭上你们全部人的性命,这一回诸位都很清楚了, 想必把人交给你们来处置, 你们会知道该怎么管好你们自己的人。”刘挽说这话的时候,视线同样扫过在场的所有人,不忘表态道:“诸位该明白我这一番用意何在?诸位助我良多,也助朝廷良多,所以不管是朝廷或者是我都不希望和各位交恶。能够把你们门中不服管教的人交给你们来处置,对大家都好。这也算是我的态度。”

说到这里, 刘挽稍稍一顿, 继续道:“当年我第一个寻上墨家的时候, 就跟墨家说的很清楚, 在大汉之内, 不管是谁都要守大汉的律法。我纵然是大汉的公主,却也不过是个八岁的孩子,对一个八岁的孩子,他们能下得了这样的狠手。请你们告诉我,你们谁家的规矩能容得下如此心狠手辣的人。”

纵然刘挽前面表态确实过于强势,追根究底不是这些人做事太目无法纪,也没有半分仁慈吗?

“我自问从出生以来,纵然事事为大汗谋划,但从来没有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而罔顾他人的性命。对于我来说,天下安定,国家安定,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,所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国安宁。难道诸位觉得我这样做错了?”刘挽板起一张脸,正襟危坐地质问着在场的每个人,请他们想一想,她刘挽活了这么多年,是否做过损及于家国天下,甚至于百姓的事儿?

“亦或者在诸位看来,我夺了很多人的利益,所以我该死,哪怕这些利我用在百姓的身上,对于诸位来说,我依然十恶不赦,也觉得他们杀我是应该?”刘挽一看没有人作声,只能继续的发问,等着他们给出答案。

“长公主无错。”只要是追随刘挽时间够长的人都知道,刘挽真正做到了她所说的一切,她是真的把国家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要。

否则他们这些人又怎么可能愿意受刘挽驱使。在得知刘挽遇刺的时候,第一时间赶去保护刘挽。

天下居心不/良,图谋不轨的人多了去,唯有百姓的利益被很多人抛之于脑后。

能够遇上一个事事都会为百姓谋划,希望能够更多的帮助到百姓,也能让国家更加强大的人,他们才会愿意死心踏地的保护这个人。

“我知道你们不容易,这么多年以来在夹缝中生存,苦苦的支撑着你们的信念。但是诸子百家无论是哪一派从来都不会视百姓为刍狗。更不会觉得人命不过如此。你们的人你们各自前往廷尉大牢把他们领回来。”这已经是刘挽第二次说出这句话,所有人听着都明白一个道理,刘挽为他们争取处置自家门人的权利,他们会怎么处置人,是刘挽判断将来他们到底值不值得继续合作下去的关键点。

都明白刘挽的另一层用意,但他们能说刘挽全然没有半点好心吗?

如同刘挽说的一样,这些人胆敢行刺刘挽,要致刘挽于死地,本就已经触犯了大汉的律法,按大汉律法,这些人都该死。

刘挽哪怕直接让刘彻按照大汉的律法对他们处斩,又有谁能说刘挽不对?

可是刘挽却愿意把人交到他们手中,其中的深意果真他们都不懂吗?

怎么说刘挽也是顾念他们,才想着将这些已经无视他们各家的规矩,肆意横行,草菅人命的人交给他们作为首领来处置。

如果这样一来,将来他们各家还有那不遵从他们各家规矩的人,触犯大汉的律法,那个时候刘挽再责怪他们无能,他们还有何资格辩驳的。

刘挽看在他们多年辛苦为了大汉的面子上,给他们一个机会,也算助他们一臂之力,这份心意他们不应该领受?

“多谢长公主。”明白一切后的众人,纷纷冲刘挽抱拳,谢过刘挽。

“我只希望从前我们合作愉快,以后也能合作愉快。”刘挽看重眼前的这些人,为此可以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谋划,为他们争取到利益,也争取到尊重。

刘挽已经尽所能地表现自己的诚意,也希望一众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心意。

“霍公子。”刘挽跟人商量着时,霍去病突然杀了进来。不仅如此,霍去病是提着剑冲进来的,那脸上的怒意谁看了不明白,此时的霍去病心情不佳。

“表哥。”刘挽赶紧出面拦下霍去病。

霍去病肯定是知道了昨夜发生的事情,这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