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51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除了虞安歌的父亲神威大将军,没有人比虞安歌更清楚边关情况了。

上辈子便是如此,商清晏在江南起兵,还没有见到凉兵的面,就得先跟自己人拔刀相向。

他们几乎是昼夜不停赶往望春城,却还是晚了一步。

商清晏闭上眼,也闭上嘴。

虞安歌道:“我清楚王爷有匡扶社稷之心,但我也要借万水大师的话提醒王爷,莫要私心太重。”

商清晏倏然睁开眼,他的一腔私心,终究是被虞安歌看出来了。

商清晏苦笑:“我知道了,万事小心。”

虞安歌颔首。

隔日,神威大将军的折子摆到了圣上的御案之上,不出意外的,圣上没有答应。

虞安歌便召集了几个曾跟随过父亲的武将,在朝会时再次请命。

圣上面露不悦,望向满朝文武:“诸卿觉得如何?”

圣上的意思,朝臣一清二楚,再加上国库的确空虚,众人心知肚明,自然是反对声连连。

更有甚者,直接站出来道:“大殷国力强盛,神威军威名赫赫,何惧凉国鼠辈?说什么凉兵陈列边关,蠢蠢欲动,依臣看来,简直是危言耸听。”

姜彬主动站了出来:“大殷已有十年未增军备,据臣所知,近三年的军饷,也逐年减少,圣人言,居安思危,臣以为,神威大将军的请旨合情合理。”

反对者虽多,但姜彬铁骨铮铮,又是做足了准备来的,一时间连同虞安歌和那些武官一起,舌战群臣,不落下风。

朝堂上吵吵嚷嚷,圣上看向商渐珩道:“太子以为如何?”

召神威大将军入京

虞安歌转头去看商渐珩,禁足了三个月的商渐珩,脸上没有半分寥落,反而精神头十足。

虞安歌摸不透他的底,这人有登顶凌云之志,却无低眉悲悯之慈。

虞安歌能够肯定,商渐珩对大殷的情况再清楚不过,加强军备已是迫在眉睫。

现在刚好从重建宫宇上面省下来一笔钱,花在军需上,再好不过了。

思量间,商渐珩已经走上前去,对圣上道:“边关遥远,情况究竟如何,我等不得而知”

虞安歌的心沉了沉,却听商渐珩继续道:“儿臣以为,可召神威大将军入京,亲自问询边关近况。”

虞安歌猛然抬头,一时间摸不清商渐珩的想法。

她在心中涌起对爹爹狂风暴雨般思念的同时,又要警惕爹爹入京的安危。

她不是一个忠臣良将,但爹爹,绝对对得起他神威大将军的身份。

一辈子守护边疆,不畏风寒,以血肉之躯,为大殷遮风挡雨这么多年。

君子可欺之以方,倘若盛京这群魑魅魍魉,要把那些阴谋诡计用在爹爹身上,爹爹必定挡无可挡。

思及此,虞安歌把所有思亲之情悉数压了下去,走上前道:“凉兵蠢蠢欲动,父亲在边关镇守,或可震慑一二,若父亲回京,一来一回起码要数月之久,万一”

虞安歌话没说完,就被商渐珩打断:“虞大人此言差矣,令凉兵闻风丧胆的是我大殷的雄兵,难道边关将士离了神威大将军,就成了一盘散沙,不能震慑凉兵了吗?”

这话说得实在危险,虞安歌若说是,那就是把父亲架在火上烤,若说不是,那父亲就不得不入京。

虞安歌道:“太子言重了,戍边将军不得擅离职守,这是历来的规矩,臣以为,若朝廷想要知道边关境况,随意调一副将便可。”

他二人你来我往,其他人自然也不甘示弱。

太子党的人自然站在商渐珩身后,虞安歌这边也不算孤军奋战。

戍边武将不得擅离,但凡读点兵书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,不光是跟随过神威大将军的武官反对,一些本来秉持中立态度的武官也纷纷开始站队。

朝堂之上再次爆发出争执。

商渐珩站在群臣之首,他要看虞安歌,还需转身回头。

不过这一片混乱都是值得的,他成功看到了虞安歌眼中的焦急。

商渐珩是个会吸取教训之人,他知道虞安歌的软肋都在哪里,他曾经一个个捏过,却又被虞安歌狠狠捏了回来。

但这一次,他不想吸取教训了。

他实在喜欢看虞安歌那双眼睛里透出的隐忍不甘,哪怕事后他要付出代价,但这片刻的爽快还是值得的。

虞安歌察觉到商渐珩的眼神,她同样望了过去。

商渐珩那双眼睛狭长微挑,放在他脸上,有种说不出的浮华邪肆。

虞安歌与他对视的同时,暗自磨着自己的后槽牙。

这个贱人,这个狗日的杂种!

竟敢把手伸到她父亲头上。

好啊,好啊,看来她前面两次的报复,都没有让他吃够教训。

这一次,虞安歌非要把他拖下水不可。

不论朝堂上的争议如何激烈,最终的决定权都掌握在圣上手里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